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伊斯坦堡行 2. 文化震撼(上)


上世紀末,法國的中國問題專家阿蘭·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 曾說:“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有長達5000年從無間斷的文明史的國家。” 讓中國人的自我感覺提升到遠遠超過“良好”的程度!

而我對中國五千年的文明一向缺乏認識,也常懷疑中國的偉大發明:印刷術、造紙、指南針、和火藥到底有多偉大?驚訝地發現維基百科 “中國歷史”的章節裡 ,竟以“中國歷史的長度沒有統一定論,因為根據不同的計算方法,有著不同的長度。” 來開章!!難道自尊自信的中國人也經不起現代西方史家的挑戰,開始接受商朝,3700 -3100年以前的中國歷史都是些“相傳或神話”的故事的說法?而五胡亂華,蒙古人、滿洲人的統治。。。算不算是”中國“的延續?“中國” 由於東臨浩瀚大海,西接崇山峻嶺,與外界隔絕,致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在沒有競爭,沒有挑戰的情況下,文明進步兩千年如一日,文化發展內向滯塞。在遊伊斯坦堡之際,經驗到這裡讓人震撼的悠久歷史文化洗禮時,這種感覺特別強烈。

小亞細亞地處歐、亞、非三州之間,水陸交通要塞,自古就是文化、貿易中心,兵家必爭之地。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曾建都於歐洲東界與小亞細亞以一水相隔的伊斯坦 堡,融匯了歐亞文化之極。土耳其人奧斯曼也曾縱橫於亞、非、歐三州之間。絡繹不絕從中國、中亞、波斯、阿拉伯、北非來的商隊,不但在近半個地球上互通有 無,同時也吸收匯集了各種文化、藝術與科技知識。伊斯坦堡曾是基督教(天主教)的核心基地,也是回教文化的重地。

土耳其橫跨亞,歐兩洲 , 領土面積 783,562平方公里 (幾乎是台灣的20倍大):其中伊斯坦堡所在的歐洲部分僅佔全國面積的3%,另外97% 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以西的小亞細亞。



古早時期的小亞細亞,除了從西元前一萬年以前已有人類在此聚居,到西元前兩千年亞述人(Assyrian) 在這裡留下文字紀載外,還值得一提的就是西元前334年,古希臘北部馬其頓(Macedonia)的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當時由波斯人(今之伊朗)統治 的小亞細亞,帶來了古希臘文明。從這以後到西元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的這段期間裡,這裡一直是希臘羅馬文明,世界文化中心。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擴張至小亞細亞

西元前130年, 羅馬勢力擴張至小亞細亞。帶來了法律、衛生、道路網跟水利建設,但也同時融合了希臘的文化、藝術與哲學。



拜占庭帝國

西元330年, 羅馬帝國遷都君士坦丁堡。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將羅馬首都遷往希臘人的君士坦丁堡(即今土耳其之伊斯坦堡)稱之為“新羅馬”。君士坦丁一反羅馬帝國迫害基督徒(天主教)的傳統,不但自己皈依了基督教還於這一年訂君士坦丁堡為羅馬帝國之基督教中心。

西元379 到 395 年,狄奧西亞一世(Theodosius)統治期間指定基督教為羅馬國教,是統治整個羅馬帝國的最後一個皇帝。他過世後,羅馬帝國分成東西兩部,分別由他的兩個兒子治理。



西元475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仍以“羅馬帝國” 之名續存。

歷史上實際並沒有“拜占庭” 這個國家。這是19世紀時,人們為了方便區別,才將西元330年遷都以後的(東)羅馬帝國稱為“拜占庭帝國” 。羅馬帝國分了東、西兩部後,東羅馬帝國雖然完全自治,現在所謂的 “拜占庭帝國” 當時也還是 “羅馬帝國”。

西元527年,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us)即位皇帝。
查士丁尼一世請 法學家編纂了 “查士丁尼法典” , 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有系統且完備的法典,也是世界立法史的重要里程碑。任位期間大興土木,所建教堂據說數以千計。其中聖索菲亞大教堂 (Hagia Sophia),是日後拜占庭教堂及奧圖曼帝國的清真寺的建築模式。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查士丁尼雖然收復了古羅馬帝國大部份的失地。西元565年,領土已擴及到北非,義大利及西班牙。但也因戰事連連,加上地震跟黑死病的發生,國力耗損嚴重,外交關係不穩定,以至於在他過世後,收回之地很快的又失去了。

下圖是西元555年 拜占庭帝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版圖。



西元730-843年, “偶像破壞風潮”

拜占庭皇帝藉破壞偶像運動來加強自己對教會的控制。根據十誡裡“不可敬拜偶像”的教條,開始從教堂移出破壞被東正教引以為神聖的耶穌,瑪利亞。。。等神聖畫像,引發了長達約100年的“偶像破壞風潮” (Iconoclasm)。

西元1054年 ,東西羅馬教會分裂

東、西羅馬教會因對教義詮釋,禮拜儀式等的不同看法,互不承認權威而分裂。

西元1204-1261年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羅馬教皇攻打拜占庭

原來要攻打回教徒的方案因各種原因變成攻打自己在東羅馬的弟兄。將拜占庭洗劫一空後,成立信仰羅馬天主教的“拉丁帝國”。拜占庭政權暫時告終。 雖然希臘人於西元1261年再次收回失地,拜占庭帝國政權得以恢復,但國勢終一蹶不起。註

下圖裡,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San Marco) 正面拱門上的四匹銅製跑馬就是十字軍擄掠君士坦丁堡後帶回來的“紀念品”之一。



西元1453年 ,拜占庭帝國滅亡

從 第4到第13 世紀期間,君士坦丁堡一直是歐洲最大最富有的城市。在政治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也是當時文明文化的典範。西元204年,第4次羅馬教皇的十字軍東征,不 僅在君士坦丁堡戮殺搶劫,也使拜占庭失去了歐亞貿易的控制權。終於在1453年失去了最後據地君士坦丁堡。長達1100年的拜占庭帝國自此消失於世界舞 台。是史上最長的王朝。

這是 拜占庭王國興衰版圖動畫


西方文化大致可分古希臘羅馬文化,中世紀(約西元500-1500年)及文藝復興以後的現代文明。第五世紀,東西羅馬分裂。西羅馬滅亡以後,西歐失去了古典 文化的熏陶,國與國間戰亂不斷,十字軍東征的消耗,排除異端和宗教爭議,導致古希臘羅馬文明期的結束。 而拜占庭帝國也逃不過富不過三代的不變定律,在十二世紀時,土耳其人攻入小亞細亞跟巴爾幹半島;十三世紀,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十五世紀拜占庭的敗於奧圖 曼,一陣殺戮搶掠後,拜占庭就此從地球上消失不見了。許多希臘學者跟工匠選擇西遷羅馬,為羅馬帶來了諸多戰利品外,也讓羅馬重新接觸數理、天文、科技、哲學跟藝術等古典跟新進的文化,間接的引起了日後的文藝復興。 在羅馬的古文化可以算是古希臘文化的延續。

一直記得幾年前遊羅馬時,我們的美國導遊問我們:“你們不覺得希臘文明好像忽然中斷,又在羅馬重新出現嗎? 我怎麼也看不出希臘人跟羅馬人有何不同,你們看得出來嗎?” 這問題一直困惑著我,沒想到竟在這裡找到了答案!







瑪妮 於 2013-06-18 18:08:10 回應
去非洲裸體跳土風舞我也不願意, 因為我不是探險家, 不過只是去度個假期, 偷得個清閒,那是主題

瑪妮 於 2013-06-18 17:04:52 回應
為什麼一定要在一個回教國家堅持自己的“文明” 呢?這其實也是互相尊重啊?!----我覺得如果那件短褲實在太火辣, 觀光客應該顧慮當地的習俗, 但在夏天攝氏40 度的高溫,穿一件保守的短褲也不算過份吧?! 既然土耳其要發展觀光事業, 在某種禁忌上也應該放寛尺度, 有接觸就一定有文化的踫撞。---其實這是我不願意去回教國家旅行的原因,我們的年假都在七八月,要我在土耳其的酷暑還不穿短褲,那不是度假, 是受罪。

Sop 於 2013-06-18 17:24:26 回覆
哈哈哈哈,我還真想到回教國家去旅行呢!如果不是有安全或足夠的行動自由的疑慮,我早就想到伊朗去旅行 了!只要能去,把我包得緊緊的都沒問題。我只怕到某些女人穿上空裝的非洲國家去會被要求: In Rome, do as Romans do!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瑪妮 於 2013-06-17 05:08:13 回應
近十年來土耳其成 為旅遊勝地,似乎每年去土耳其的遊客不少, 才知道伊斯坦堡原來也是座精緻的城市, 據說它也是回教地區較開放的城市, 十幾年前曾有一位朋友說, 她單獨去土耳其旅行,引來不少騷擾, 因為當地男人認為, 一個會單獨出遊的女人, 必是出來找男人的, 因為正經女人一定是有自己的家人或男人陪同出遊她開玩笑說,夏天太熱即使穿件保守的短褲, 最好在大腿上用簽字筆寫上:" 請勿觸摸"
當然現在觀光客多了, 對於穿短褲的女人他們應該漸漸習慣了吧?!
Sop 於 2013-06-18 14:56:59 回覆
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前,羅馬帝國(拜占庭)跟奧圖曼也曾經長期的佔領了亞洲部分的小亞細亞,即使伊斯坦堡 地處歐洲邊緣,但仍長期的是歐洲的經濟貿易,藝術文化中心。這顯然跟土耳其現在的 “獨尊回教” 跟歐洲其它以基督教為主的國家格格不入加上死不肯承認他們曾經企圖在土耳其領域裡滅族亞美尼亞人的歷史。產生的某種排斥感。過去的十幾年,土耳其努力宣傳旅遊業,才讓伊斯坦堡重新被發現。

雖然土耳其法律上規定政教分立,但回教的規條,習慣還是決定這社會的倫理標準。我不是很清楚,但很多在舊區看古文明的人的平均年齡大概都比較高,穿著也不那麼先進,但我想在最近老百姓抗議,警察鎮壓,鬧得不可開交的 Taxim 廣場那邊,感受到的氣氛會不一樣。不過,為什麼一定要在一個回教國家堅持自己的“文明”呢?這其實也是互相尊重啊?!

Sop 於 2013-06-16 17:37:03 回應

補兩段很有意思的 Youtube 影片。

中國史

2000 年 世界史(1000BC- 1000 A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