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伊斯坦堡行 7. 高架渠道


羅馬人蓄水槽的工程雖然驚人,將城外山區的水引進城裡的工程也不可小覤。地下水宮的泉水是從19公里外北方的樹林裡,經過高架渠道(Aqueduct) 跟地下渠道(Qanat)引過來的。



人們先在山區裡尋得地下水源,然後向下鑿井為蓄水源頭。沿著從水源到出水口處一路挖掘深井,一方面提供在地下挖掘工人新鮮的空氣,一方面可以將挖出的土拉上送出井口。主要的目的當然是地下渠道的挖掘。 中國的三大古工程之一,吐魯番的坎兒井 就是這種渠道。其實這種鑿地下渠道引水灌溉的方法早在 3 到 5 千年前就在波斯一帶(今伊朗)普遍的被使用了。波斯語管這種渠道叫 Karez。(中文翻成坎兒井,害我一直誤以為那水源是井水。



這是伊朗地下渠道地面上的景象。



然而這種完全利用地心引力輸送泉水的方式,遇到谷地時就必須利用高架渠道來跨越以維持渠道一貫的傾斜度。下圖的高架渠道是在法國的羅馬遺跡。從圖裡可以清楚地看出這種渠道輸水的功能。



曾在葡萄牙的山間隱約看過遠方的高架渠道,也曾在德國看過只剩幾公尺的斷垣渠道。如今伊斯坦堡的Valens Aqueduct 就在眼前,怎麼說也不能放過。

搭電車到渠道附近的車站下車。老遠就看到這座醒目橫跨交通擁擠的大馬路的高架渠道。

(下圖是採自維基的圖片)



興奮的看到渠道上方竟然坐著兩個人。My goodness!我也要上去!






台媽 於 2013-08-01 10:01:49回應
我也要上去!---上去了嗎?

Sop 於 2013-08-02 06:04:01回覆
別人都上了,我能不上嗎?
看來你也不比我安份多少!!哈哈哈哈哈!爬上去可是非法的哟!別人做壞事,你可不要有樣學樣啊!

伊斯坦堡行 6. 地下水宮


除了在清真寺前一定有的淨身用泉水,



走在伊斯坦堡的街上,也時時可以看到昔日供一般居民使用的“水龍頭”。



西元第五世紀時君士坦丁堡就已經有居民50萬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雖然地面上看不到,為了能持續的供應皇宮,教堂和一般居民的用水,在君士坦丁堡的 地下有數百個蓄水槽。緊鄰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地下水宮(Yerebatan Sarnici)是其中最大的一個。這水槽長140米,寬70米,可容近10萬噸水。槽頂(天花板)由336根,9米高的大理石柱支撐著。水槽四周是4米 不透水的磚牆。 14個多世紀以來,這水槽曾經數次整修,現在不但已經失去原來的功能,還在槽內裝有行人走道,供遊客入內參觀。水宮裡象徵性的蓄放著淺淺的一點水。在水裡 游泳的魚兒雖然看起來很不真實,但應該是保證水質的警報器。空氣裡傳來陣陣的笛聲,行在其間猶如漫步於如夢如幻之仙境,又似充滿了神秘感的宮殿。心裡卻一 直“掃興的”提醒自己,這裡從前"只不過"是漆黑的蓄水池!!!

從入口處向裡走,要下55層階梯。



從前建教堂或清真寺時,常會使用來自其他受到天災人禍被破壞的建築物的大理石柱,這裡也不例外。



羅馬建築裡的拱頂是藉著併立互相抵觸的磚塊的擠壓力保證拱頂不會掉下來。從這裡可以看出即使是不見天日的蓄水槽的建築也是非常的講究。



諸多大理石柱裡,獨有一根非常顯眼。那是一根有淚珠裝飾的綠柱。據載,當年曾有7千奴隸參與水宮的興建工程。有人說這淚珠就是用來紀念因工喪生的奴隸。



另外還有兩根樹立在希臘神話裡女妖 Medusa 的頭上。這兩個標準羅馬雕像的頭,一個倒立,一個橫躺,泡在水裡14個世紀後,仍然氣勢駭人。看著那兩個瞪得大大的眼睛,我還真難有絲毫同情她的想法。








wenshu 於 2013-08-12 08:11:02 回應
早安,感謝佳作分享。

台媽 於 2013-08-01 10:1:11 回應
奴隸興建工程似乎是古代各地民族的做法。金字塔、萬里長城---死人骸骨相撐拄。
Sop 於 2013-08-02 05:58:39 回覆
這就是歷史詭譎之處!在認識伊斯坦堡時所看到的資料理,不論是羅馬帝國也好,奧圖曼帝國也好,所有的奴隸好像都是“獨立個體”。沒說明來自哪裡,也沒說明後來都到哪裡去了。奴隸是沒有身份,沒有靈魂的人!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伊斯坦堡行 5. 古羅馬文明


二十個世紀以前,羅馬的勢力曾擴及包括荷蘭的廣大領域。對看似遙不可及的各民族文化,羅馬的行政效率卻能讓它在荷蘭統治四個世紀之久。



中國人所謂“天高皇帝遠”的說法在這裡是不存在的。為了互通有無,更為了軍隊調動的方便,羅馬人建立了非常健全的交通網。統治區的任何地方都有直接或間接通 往羅馬的大路,也就是所謂的“條條大路通羅馬”。今天在荷蘭挖掘出的羅馬遺跡裡就有十幾座當時的里程碑。下圖是西元1997年,在海牙從地裡挖掘出來的里 程碑之一。這里程碑建於西元151年。上頭的文字記載著當時皇帝和建造者的名字和離某個城市的距離。


在 伊斯坦堡的 Hagia Sofia(聖索菲亞大教堂)西方的一角,也有一座不起眼的里程碑。君士坦丁大帝將首府遷到新羅馬(君士坦丁堡)後,根據“條條大路通新羅馬”的原則,也 在這裡豎起這座里程碑。在里程碑的基腳上刻著各大都市到此的距離。也就是說各都市到新羅馬的距離以此為據點開始量起。(註1)


經過十字軍跟不斷的地震的破壞,在伊斯坦堡能看到的羅馬遺跡雖然有限,但絕對不止這面目全非的里程碑。下圖是拜占庭時期的城市圖(看的時候,要將此圖作逆時鐘轉90度)。



紅圈顯示的是聖索菲亞大教堂(註2),



藍圈原來是建於西元203-330之間的賽馬場/競技場 Hippodrome,現在已經不存在了。賽馬場長約480公尺,寬117公尺。可容10萬個觀眾。從被掠奪到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San Marco) 正面拱門上的四匹銅製跑馬就可以想見當時的規模 。 經過十字軍的破壞、掠奪跟日後的不再修復,現在只是一個大廣場/兩條馬路了。像片裡右邊原來的兩座紀念石柱還留在原地。

(下圖是賽馬場的重建圖。有興趣的格友還可以參考其他更多的伊斯坦堡賽馬場。)





在賽馬場的地底下就是著名的地下水宮 (蓄水槽)Basilica Cistern。



圖中綠圈是從山上輸水到市區供都市用水的高架渠道。



還有圍著君士坦丁堡,千年攻不下的城牆和那到處林立,被十字軍跟地震破壞且不被重建或改建成清真寺的教堂。



到伊斯坦堡認識羅馬文化,倒是我事先怎麼也沒想到的事情。

註1:羅馬人的距離算法是兩隻腳各走一步算是一個步組 passuum。一千個步組 (mille passuum)就是一個羅馬里,約1478公尺。今日的 ”mile" 原來的意思是 “一千(步組)”

註2: 原則上,教堂並不算是古羅馬的建築,但因現在所謂的拜占庭當時被人們認為是“新羅馬”,又是同樣的希臘羅馬文化傳承。以與日後的奧圖曼為分界,在此就姑且列入羅馬遺跡。地下水宮跟古城牆亦然。





wenshu 於 2013-07-26 08:07:57 回應
早安,玩樂賞美景!讓心情更開朗!

星月 於 2013-07-22 13:38:09回應
伊斯坦堡賽馬場..真是壯觀(若重建)伊斯坦堡行. 感謝很棒的分享!

Sop 於 2013-07-23 08:03:53 回覆
是啊! 本來旁邊還有個王宮,皇帝從自家皇宮的陽台上就可以觀賞賽馬了!毀於地震。後來在皇宮舊址上蓋了一座清真寺。

台媽 於 2013-07-20 13:20:41 回應
咱肖連 嘸 賀賀聽 老輸共喂,導遊共喂 細那麼投入,怎好不認真聽。

台媽 於 2013-07-20 07:30:12 回應
不禁回想起我們領隊很努力地介紹希臘羅馬,十字軍東征與回教。
看古蹟及清真寺裡的回教信徒,才發現宗教狂熱及其背後的政治經濟因素,引發的戰爭超出想像。
Sop 於 2013-07-20 07:53:38回覆
看來你們當時的導遊還真不錯!而這趟旅遊似乎也給你留下了忘不了的回憶。